1.西域行记之吐鲁番
2.吐峪沟麻扎村的介绍
3.火焰山的地表温度最高超过多少摄氏度,什么是造成火焰山酷热的主要原因
4.吐峪沟麻扎村属于哪里
5.吐鲁番景点
西域行记之吐鲁番
2020-9-19
下午5点多坐动车到达吐鲁番北站。吐鲁番和哈密一样,同属东疆,又称火洲。
在新疆吐鲁番市以东47公里、鄯善县境内火焰山中段就是我们现在前往的吐峪沟大峡谷。
吐峪沟大峡谷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万分、拍案称奇,火焰山最高峰便位于峡谷中。位于大峡谷南口沟谷中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 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
门票现在半价15元,我们信步行街,几乎没有遇到游览者,偶尔看到几处民居里还有人在生活着,我俩聊着,到了这里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像是到了阿富汗亦或很久很久以前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满眼都是黄土的建筑,确实很有特色,但是整体卫生情况不好,作为景区有点太不讲究了。
无论是民宅还是千年佛窟,都是用黄粘土土坯建造。继承了两千多年来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黄粘土生土建筑,在吐鲁番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吐峪沟居民继承了两千年前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
吐峪沟东西两岸山坡上现存的造型优美、鳞次栉比、绵延不断的古老民居,幸存年代最久的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无论是民宅还是前年的佛窟,都是用黄粘土建造,至今还闪烁着独特的《黄粘土文化》的光芒。
吐峪沟居民还用黄粘土修建避暑的地下窑洞。一般挖修的窑洞为四方形,也有长方型,深度一点五米至两米,坚硬的土质可以不盖顶,土质差的可以用木料草席盖顶。
在没有电风扇空调的年代,地下窑洞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古文献有《敲蒸挡暑,皆撬地以居,夜出做事》的记载。(以上摘自网上资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俩在吐鲁番客运站坐了到鄯善的班车,在中途去往吐峪沟大峡谷的路口下了车,第一次在马路上搭顺风车,很幸运一比划手势就就拦到了,是一位住在大峡谷麻扎村边上的村民,帅帅的维吾尔族汉子,说不要车费,我们就去了他家,有很多晾好的葡萄干(谁要是想买他家原生态的葡萄干,我可以推荐他的微信给你哦),我俩就留下了钱,让他看着给我们寄些回去。他的女儿在上小学,普通话很好,也很漂亮大方,非常有礼貌。
参观完麻扎村,决定跑步经大峡谷回到等班车的地方。一路上大峡谷险峻的风光震撼了我俩,跑在大峡谷中间的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也是几年跑步经历中的第一次!但是天气太干热了,十公里的路程没能坚持下去,中间拦了一辆小货车,平生又是第一次坐在拉货的露天车厢里,这边的维吾尔族真是淳朴好客!
遗憾的是吐鲁番的博物馆、坎儿井都因疫情原因没有开放,明天就要去乌鲁木齐啦!
吐峪沟麻扎村的介绍
吐峪沟麻扎村是一座反映新疆东部伊斯兰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态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伊斯兰文化和干旱少雨的沙漠绿洲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意义。在麻扎村内保存有大量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民居,全是黄黏土生土建筑,均是土木结构,有的是窑洞,有的是二层楼房结构有的窑洞是依山依坡掏挖而成,有的窑洞是用黄黏土土块建成。 麻扎村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集生土建筑之大成,是至今国内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
火焰山的地表温度最高超过多少摄氏度,什么是造成火焰山酷热的主要原因
1、火焰山地表最高温度更是达到了恐怖的88℃。
2、“吐鲁番”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
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这一酷热地带。火焰山的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经常超过80℃,沙面可烤熟鸡蛋。
扩展资料
火焰山
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89℃,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虽然年平均温度只有14.5℃,
然而超过35℃以上的日数却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热天气也有38日之多。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9℃,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火焰山有馒头山,云梯,千佛洞,吊桥,买买提大院,万佛山等等景点。
与火焰山荒山秃岭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一条条穿过山体的沟谷,沟底大多清泉淙淙、绿树成荫,形成条条狭长绿洲.其中最著名的河谷当数葡萄沟,此外,还有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
须知煤层自燃,在新疆境内并不罕见。如今距离乌鲁木齐市42公里的硫磺沟煤田,自清代光绪年间就是“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到如今(2019年)已经有110多年了。此煤田火区历时四年(1999年-2003年),于2003年才被扑灭。“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最终酿成煤田火灾。”
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苗圃工程师这样解释道。 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
吐峪沟麻扎村民居。火焰山地区的房屋,大半是半地窖式的,一半埋在地下。散热快的土坯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建筑材料。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地处欧亚大陆腹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
又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搬运物质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而火焰山又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 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
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如今的火焰山,依然屹立在吐鲁番盆地北部,绵延100多公里,宽10公里,海拔500多米。《山海经》中将其称之为“炎火之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尔塔克”,意为红山,隋唐时期曾叫它为“赤石山”。
火焰山山体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格外引人瞩目。
虽然高温难耐,但火焰山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北缘形成一个潜水溢出带,有多处泉水出露,滋润了鄯善、连木沁、苏巴什等数块绿洲,从而也造就了这一带的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焰山
吐峪沟麻扎村属于哪里
麻扎村位于新疆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村子掩映在白杨和桑树之中,一条不宽的河从北向南穿村而过,沿河两边,建着零散的维吾尔族民居,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
根据麻扎村西南约五、六公里的戈壁滩上发现的打制石器可以推定,最晚在新石器时期,麻扎村已是当地土著民族的聚居地。再根据该地沙丘下发掘的古代吐峪沟居民的墓地等多种文物,已证实在距今二千六七百午前,吐峪沟南沟口人丁兴旺,文明程度很高,是吐鲁番地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且在发展过程中兼融了流行于原苏联境内米努辛斯盆地塔加尔文化。
在南北朝时,麻扎村称丁古口。在西汉时期,麻扎村为车师都尉国所在地,后被车师国吞并。车师国0为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后,现麻扎村属车师前国。在早于车师前国时代,佛教已成为车师国的国教。西晋时期,麻扎村开始成为佛教圣地。日本大谷探险队在麻扎村的千佛洞发现的《诸法要集经》,写于晋元康六年(296),是西域发展最早有纪年的佛教写本。
在麻扎村内保存有大量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民居,全是黄黏土生土建筑,均是土木结构,有的是窑洞,有的是二层楼房结构,底层为窑洞,上层为平房,屋顶留方形天窗;有的窑洞是依山依坡掏挖而成,有的窑洞是用黄黏土土块建成。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家家户户由弯曲和深浅不一的小巷相连,即使从屋顶走也可达到串门的目的。
古老民居的门窗都很古朴,但又蕴藏了深厚的文化。门框上刻有各种纹样的木雕门铛,有花卉形状、几何形状和果实形状。窗框窗格上的纹样也是多种多样,都反映了个人的喜好,甚至从门窗的不同制作中,让人推测出房屋主人过去的职业、爱好或地位。
漫步在村子的小路上,看不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有毛驴车慢悠悠地在小路上穿行;一条从坎儿井引出的小河穿行在村子的中央,河边绿树成荫,孩子们在那里嬉戏打闹。村子很安静,居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逢节日,他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齐聚街头,跳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麦西来甫”舞蹈,相互表达节日的问候。
麻扎村人们使用古老的维吾尔语交际,穿着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走亲访友依然是古典的驴车代步。在这里生活的老人、青年、儿童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美好印象。
旅游交通
1、从鄯善到吐峪沟约70公里,有班车往返。12:00、13:00、14:00从鄯善县客运车站发车。
2、从吐鲁番到吐峪沟60公里,也有班车往返。12:00-18:00之间,每2小时从客运站发一班车。从吐鲁番市包车前往约150元。
3、坐班车只到吐峪沟乡,去麻扎村还有几公里路,可坐摩托车或徒步1小时左右到达。
吐鲁番景点
吐鲁番景点有鲁番沙漠风景区、葡萄沟、吐峪沟麻扎村等等。
1、吐鲁番沙漠风景区
位于吐鲁番市区东南10公里处,面积34公顷,为中科院的沙漠植物园。建于1976年,以固沙植物、沙害防治、观赏旅游于一体功能。
2、葡萄沟
吐鲁番葡萄沟为国家5A级景区,也是火州的桃花源。呈南北走向,全长约8公里,东西宽2公里,葡萄河横穿中间。沟中广栽葡萄,郁郁葱葱,葡萄的品种齐全,可以说是一个葡萄家族的博物馆。沟内有西部歌王。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达瓦孜民俗风情园、绿洲葡萄庄园、民族村和麦西来普民族歌舞表演等。
3、吐峪沟麻扎村
吐峪沟麻扎村完整的保留了古老的新疆传统和民俗风情。他们继承了2000多年来用黄土建造房屋的古老习惯,房屋建筑都是以黄土制胚建造的。经济实惠、冬暖夏凉,而且造型美观,具有典型的古老民族特色。
葡萄沟的景区特色介绍:
吐鲁番8月基本上每天的气温都在42℃以上,火焰山的地面温度可以达到80至90℃,故有"沙窝里煮鸡蛋"之称。
但在葡萄沟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
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一是葡萄沟接待站。这是为中外宾客开辟的游览场所,依山旁水,安静、幽雅,景物天成,数条葡萄长廊深邃、幽静,有的游客信步葡萄架下,仰首尽情观尝珍珠般的葡萄,有的游人坐在葡萄架下品尝鲜葡萄。
长廊尽头碑石上葡萄沟三个鲜红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游人争先恐后在此照相留念。园内有民族风味的食堂,有卖工艺品的蒙古包,还有划船游玩的地方。二是葡萄山庄。
这是葡萄沟里设备齐全、级别较高的度假村。这里有高档次床位120个,有供120人就餐的饭厅,还有卡拉ok厅、游泳池等。三是吐鲁番葡萄展览馆。四是吐鲁番维吾尔族民居民俗馆。五是葡萄乡的度假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葡萄沟